当前位置:首页 > 趋势 > 两个值不值得社交赛道观察跟选择投资s的

两个值不值得社交赛道观察跟选择投资s的

2025-09-26 14:51:05 [统计] 来源:数币汇

最近研究Foresight Ventures的投资组合时,我发现他们社交赛道的布局很有意思,重点押注了两个项目:Galxe和RLY。作为一个在Web3圈子摸爬滚打多年的老韭菜,我不禁想跟大家分享下我的真实想法。

两个明星项目的简单画像

Galxe(GAL)这个项目确实很会来事,号称要打造Web3世界的ID系统,横跨以太坊、Polygon、BSC多条链。2.27亿美元的市值看起来挺唬人,但我总觉得它更像是个"缝合怪"。至于RLY,1亿出头的市值虽然不算大,但主打"创作者经济"的概念确实抓人眼球,让KOL们可以发行自己的粉丝币。听起来很美好,但现实往往很骨感。

Web3社交的困境与迷思

说实话,现在的Web3社交项目让我很纠结。记得去年在ETH Denver的after party上,我和几个项目方聊到凌晨3点,大家都很激动地说要颠覆传统社交。但一年过去了,我看到的依然是"新瓶装旧酒"——把Twitter、Discord这些Web2产品套上层代币外衣就敢叫Web3了。

就拿Galxe来说,它所谓的防女巫攻击方法简直让我哭笑不得。在推特发个验证信息,在Discord里打个卡?拜托,这跟我2015年注册各种论坛账号时的验证方式有什么区别?更讽刺的是,现在连空投猎人都懒得想新招数,直接照搬这套老掉牙的方法。

真正的Web3社交应该是什么样?

我心目中理想的Web3社交应该是像ENS那样,用链上地址作为身份基石,而不是整天围着推特账号转。可惜的是,目前真正往这个方向努力的项目,比如Lens、PUSH,都还处在"叫好不叫座"的阶段。ENS倒是挺成功,但大多数人只是把它当域名用,社交功能几乎无人问津。

说到RLY这类创作者经济项目,我承认方向是对的。去年我在曼谷遇到一个泰国网红,她靠发行粉丝币一个月赚了普通白领半年的工资。但问题是,这种模式能持续吗?我见过太多类似项目昙花一现,最后留下一地鸡毛。

投资建议:保持审慎乐观

虽然我钱包里也躺着几个ENS和Lens的NFT(纯粹是支持性质),但我对当前社交赛道的整体判断是:还在早期摸索阶段。Foresight Ventures选的这两个项目,我个人持保留态度。不是说它们完全没价值,而是现有的解决方案离"颠覆性创新"还差得远。

最后说句掏心窝子的话:在Web3社交真正找到PMF(产品市场契合点)之前,与其盲目追热点,不如多关注底层协议的发展。毕竟,连V神都说社交是区块链最难啃的骨头之一。

参考资料:Foresight Ventures投资分析报告

(责任编辑:评测)

推荐文章
  • MetaTdex颠覆性创新:一文看懂DEX平台币的全新价值逻辑

    MetaTdex颠覆性创新:一文看懂DEX平台币的全新价值逻辑 作为一名在加密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老兵,我不得不说MetaTdex这次的战略升级确实让我眼前一亮。这个老牌DEX平台终于打破了行业固有思维,把平台币TT玩出了新高度。告别GAS费焦虑:一币通吃多链时代来临还记得去年我在Arbitrum上操作一笔交易时,因为忘记准备ETH作为GAS费而手足无措的场景吗?MetaTdex推出的"元交易"功能简直是我们这些跨链玩家的福音。现在只需要持有TT就能在所有支持的... ...[详细]
  • 加密市场的四年魔咒要被打破了吗?

    加密市场的四年魔咒要被打破了吗? 作为一个在加密市场摸爬滚打多年的老韭菜,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每当比特币价格飙升的时候,总会有人跳出来说"这次不一样"。但这次,我不得不承认,情况可能真的变了。历史的回声:四年周期的铁律还记得2013年那个疯狂的圣诞节吗?比特币首次突破1000美元大关。四年后的2017年12月,历史再次重演,价格逼近2万美元。然后又是四年后的2021年11月,6.9万美元的高点让多少人彻夜难眠。这种神奇的四年周期... ...[详细]
  • A股十年长牛?别被市场热情冲昏了头脑

    A股十年长牛?别被市场热情冲昏了头脑 最近A股市场的热度可以说是"烫手",不光让散户们坐不住了,就连一向稳重的财经媒体也开始热血沸腾地喊出"A股十年牛市"的口号。作为一个见证了A股多次牛熊转换的老股民,我必须说这种论调让我既兴奋又警惕。什么是真正的十年牛市?在我看来,就是像上证50、沪深300这些代表市场整体走势的指数能够持续上扬,不断刷新历史高点。但在兴奋之余,我们更应该冷静分析支撑这种长期牛市的基础条件。记得2007年大牛市时,市... ...[详细]
  • 以太坊创新高背后:这轮牛市的真实面目

    以太坊创新高背后:这轮牛市的真实面目 周末刷朋友圈时,突然看到有人欢呼以太坊创下历史新高。说实话,我的第一反应不是兴奋,而是一种复杂的情绪。按照我多年观察加密市场的经验,只有当比特币和以太坊这对"双子星"同时突破前高时,才算真正进入牛市。现在这个"定义"确实满足了,但我总觉得哪里不对劲。一场与众不同的牛市记得2017年和2021年的牛市吗?那时候市场充满了创新活力,新项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而这次?说实在的,虽然确实有些新生态在萌芽,但... ...[详细]
  • 波场TRON一周动态:黑客松人气爆棚,韩国布局成效显著

    波场TRON一周动态:黑客松人气爆棚,韩国布局成效显著 这一周的波场TRON简直像开了挂一样,各种好消息接连不断。作为区块链行业的观察者,我不得不感叹:这个项目在熊市中依然保持着惊人的活力。开发者狂欢:黑客松第五季引爆热情最让人兴奋的莫过于波场黑客松第五季的火爆程度。想想看,3000多名开发者报名参与,这在整个行业都算得上是个了不起的成绩。我个人参加过前几季的活动,深知这种技术竞赛对生态建设的价值。参赛者们的创意往往能产生意想不到的项目火花,这也是为什... ...[详细]
  • 加密货币市场:健康调整还是暴风雨前的宁静?

    加密货币市场:健康调整还是暴风雨前的宁静? 现在的市场就像个情绪多变的青春期少年,昨天还阳光灿烂,今天就阴云密布。8月19日那天,美股打了个喷嚏,纳指直接跌了1.46%,标普500也不甘示弱地跌了0.59%,只有道指勉强撑着涨了0.02%。那些平日里叱咤风云的科技巨头们都蔫了,英伟达跌得最惨,3.5%的跌幅像是被人狠狠踹了一脚。这让我想起去年一位华尔街老交易员说的话:"现在的市场就像在走钢丝,稍有不慎就会跌入万丈深渊。"经济衰退的幽灵正在游... ...[详细]
  • 当传统美酒遇上区块链:一场全民参与的数字化革命

    当传统美酒遇上区块链:一场全民参与的数字化革命 最近在区块链圈子里,有个特别有意思的事。万物花All Things Flower这个品牌,把咱们老祖宗传下来的桑葚紫酒玩出了新花样。他们搞了个"数字酒标"的概念,准备发行10万枚AI生成的NFT,每枚都对应着一瓶实实在在的桑葚紫酒。这可不是小打小闹,总价值差不多1个亿人民币呢!说真的,我第一次听说的时候,还以为又是哪个割韭菜的项目,但仔细了解后发现,这事儿还真有点意思。RWA赛道:从华尔街精英的玩... ...[详细]
  • 当香港车位遇上DeFi:一场关于时间与金钱的终极博弈

    当香港车位遇上DeFi:一场关于时间与金钱的终极博弈 说实话,每次看到香港那些天价车位,我都会觉得金融世界真是个奇妙的游乐场。在这个由数字和钢筋水泥组成的迷宫里,我们都在玩着同一个游戏:用今天的钱,赌明天的可能。Pendle这个DeFi协议,就像一面照妖镜,把金融产品的本质照得一清二楚。第一刀:切开时间的秘密Pendle的玩法很有意思。它把生息资产像切蛋糕一样分成两部分:PT和YT。PT就像是你存在银行的本金,稳稳当当;YT则是那份不确定的收益,像是... ...[详细]
  • 揭秘百倍币:从三大维度看加密货币市场的造富神话

    揭秘百倍币:从三大维度看加密货币市场的造富神话 作为一名在加密市场摸爬滚打多年的观察者,我最近花了大量时间研究上一轮牛市中那些创造百倍奇迹的代币。通过深度分析CoinMarketCap的数据,我发现了不少耐人寻味的规律。这些发现或许能为我们即将面对的新周期提供一些启示。市场表现:强者恒强的定律把代币按照熊市表现分为五个梯队后,我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只有极少数项目能够穿越熊市保持强势。RPL、RNDR和OCEAN这三个"优等生"都踩准了LSD和... ...[详细]
  • 香港金融市场迎来数字蜕变:券商们如何抢滩加密货币新蓝海?

    香港金融市场迎来数字蜕变:券商们如何抢滩加密货币新蓝海? 最近在香港金融圈里,一个明显的趋势正在形成——传统券商纷纷拥抱加密货币。说实话,作为一个从业多年的金融观察者,我不得不感叹这场变革来得既突然又必然。招银国际、胜利证券、富途这三家风格迥异的机构,正在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这场数字金融革命。三足鼎立的市场格局先说招银国际,这家背靠招商银行的"富二代"最近搞了个大新闻。他们居然把一支货币基金给"代币化"了!而且不是小打小闹,是和新加坡互认的美元基金。说实话...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