币公密货转身司的金到家加圈掘一淘金从币华丽
各位关注前沿科技和金融的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Galaxy Digital这家公司的惊险一跳。说实话,当我深入研究他们最新财报时,发现了一个相当戏剧性的故事——一家靠加密货币起家的公司,正在上演一场"金蝉脱壳"的大戏。
困局中的数字货币玩家
首先让我们看看Galaxy Digital现在的处境。这家公司95%的收入来自于加密货币交易,但讽刺的是,这个主营业务简直就是在做慈善——87亿美元的交易额只带来1300万美元利润,利润率低得可怜,只有0.15%。更夸张的是,他们光是支付员工薪酬就要1880万美元,这意味着他们连发工资的钱都要另想办法。
作为一个经历过几轮牛熊的老韭菜,我太熟悉这种情况了。加密货币市场就像个喜怒无常的恋人,今天让你赚得盆满钵满,明天就能让你血本无归。Galaxy现在就是被这个喜怒无常的"恋人"给绑架了。
押注AI的豪赌
但这家公司的管理层显然不甘心被命运摆布。他们最近签了个大单——与CoreWeave签订了15年的合同,要提供526兆瓦的算力支持。预计从2026年开始,这个项目每年能带来超过10亿美元的收入,而且利润率高达90%!
等等,90%的利润率?作为一个在科技圈摸爬滚打多年的老手,我必须说这个数字听起来简直像天方夜谭。要知道,像Equinix和Digital Realty这样的数据中心巨头,利润率也就是46-47%左右。不过话说回来,在AI算力需求爆炸式增长的今天,也许真的会有奇迹发生?
德克萨斯的电力王牌
Galaxy最大的筹码藏在德克萨斯州——他们控制了3.5吉瓦的电力容量。这是个什么概念?足够给70多万户家庭供电了!在电力资源日益紧张的当下,这简直就是握着一张王牌。
麦肯锡的报告预测,到2030年全球数据中心需求将增长四倍。但问题是,建数据中心的钱好找,稳定的电力供应却越来越难。这就好比在沙漠里卖矿泉水,Galaxy现在手里攥着的正是最稀缺的资源。
转型路上的荆棘
当然,转型之路从来不会一帆风顺。目前Galaxy的现金流主要靠加密货币资产的投资收益支撑——第二季度这部分带来了1.98亿美元收益。这让我想起MicroStrategy的比特币策略,但与Michael Saylor"只买不卖"的策略不同,Galaxy更像是专业的交易员,懂得在合适的时机获利了结。
但问题在于,这种收益太不稳定了。就像我经常跟朋友说的,靠加密货币市场赚钱,就跟靠天气吃饭的农民一样——丰收的时候确实爽,但遇到干旱就惨了。
投资人的疑虑与期待
市场对Galaxy的转型显然还在观望。财报公布后股价一度上涨17%,但很快就回落了。这也难怪,毕竟要到2026年才能看到新业务的实际收入,投资人难免会犯嘀咕。
不过14亿美元的项目融资确实是个好消息,至少证明专业机构看好这个项目。但真正考验还在后面:Galaxy能不能按时交付133兆瓦的AI算力?传说中的90%利润率能不能实现?这些都是悬而未决的问题。
写在最后
说实话,Galaxy这次转型让我想起当年的IBM从硬件转向服务的惊险一跃。成功了,就是教科书级的转型案例;失败了,可能就会沦为一个昂贵的教训。但无论如何,在AI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这样的大胆尝试本身就值得关注。
作为旁观者,我既期待看到他们能否创造奇迹,又好奇传统数字货币公司跨界AI的真实可能性。毕竟,在这个变革的时代,最精彩的商业故事往往就发生在这些"不务正业"的转型之中。
(责任编辑:社区)
-
最近在和朋友闲聊区块链话题时,海南华铁这个案例引起了我的注意。作为一位见证过多次金融创新的业内人士,我不得不说RWA(现实资产上链)确实给传统企业打开了一扇新窗户。但窗户开了,能不能飞出去,还得看各家本事。记得去年上海马陆葡萄园的尝试就很有意思,把葡萄园的生产数据打包上链。现在海南华铁这个"铁老大"也来凑热闹,1000万的设备租赁项目虽然规模不大,但背后的门道值得玩味。这家背靠海南国资的企业,手上... ...[详细]
-
作为在Web3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创业者,我最近总在深夜思考一个问题:我们是不是被市场的周期性给骗了?记得去年牛市时,朋友圈里到处都是"又一个百倍项目"的狂欢,而现在打开手机,满屏都是"这个冬天格外冷"的叹息。牛市幻觉:我们都曾是泡沫中的狂欢者说实话,我也曾被市场的虚假繁荣迷惑过。那时候融资就像点外卖一样简单,记得有个项目估值直接翻了20倍,CEO高兴得在群里连发20个红包。但现实很残酷,这些看似成... ...[详细]
-
最近经常有做传统企业的朋友问我:"DAO到底是什么?天天听到这个词,但就是搞不明白。"作为一个在区块链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老玩家,我觉得是时候用接地气的方式,和大家聊聊这个正在改变组织形态的新物种了。DAO的DNA解析DAO的全称是Decentralized Autonomous Organization,翻译过来就是"去中心化自治组织"。这个概念最早出现在2014年的以太坊白皮书中,V神(Vita... ...[详细]
-
Filecoin近期剧烈波动,会不会成为比特币行情的新机遇?
说实话,最近Filecoin这个币种可真是让投资者们捏了一把汗。作为一个长期关注加密市场的观察者,我亲眼目睹了FIL最近的过山车行情。它就像个调皮的孩子,一会儿冲上云霄,一会儿又跌入谷底,让不少投资者都开始怀疑人生了。Filecoin到底是什么?Filecoin这个项目其实挺有意思的,它就像区块链界的"网盘"。简单来说,它把全世界闲置的硬盘空间组织起来,让用户可以通过这个网络存储文件。作为回报,提... ...[详细]
-
周三美联储的利率决策会议结果基本符合市场预期——维持现有利率不变,但戏剧性的是,鲍威尔的"鹰派"表态给市场扔下了一颗烟雾弹。看着比特币价格在27,000美元附近摇摆不定,我不禁想起去年这个时候,同样的利率决策能让加密市场天翻地覆的景象。如今市场似乎已经学会与美联储"共舞"了。美联储的"双重人格"表演这次会议最让人玩味的就是美联储展现出的"双重人格"。一边按兵不动维持利率,一边又暗示年底前可能再加息... ...[详细]
-
作为深耕区块链领域多年的观察者,我不得不感叹这个行业的马太效应越来越明显了。知名分析师Jamie Coutts最近分享的一组数据让我陷入了思考:在过去的365天里,以太坊和波场这两个"巨头"竟然瓜分了整个智能合约和PoS区块链领域88%的交易费"蛋糕"!其中以太坊这个老大哥吃掉了57%,而波场这个小弟也不甘示弱,拿下了31%。想想看,这简直就像是在餐厅里,两个大胃王把整桌菜都扫光了,其他200多号... ...[详细]
-
SIM卡调换攻击卷土重来?Friend.tech用户22个ETH不翼而飞的警示
区块链圈子今天又被一则惊心动魄的盗窃案刷屏了。知名社交平台X(原推特)用户@darengb在10月3日发文控诉:"22个ETH就这么从我眼皮底下消失了!"这可不是普通的黑客攻击,而是一场精心设计的SIM卡调换骗局。一场教科书式的SIM卡调换攻击受害者@darengb详细描述了这场噩梦般的经历:"今天早上我的手机突然开始疯狂收到垃圾短信,搞得我不胜其烦只能把手机静音。"说到这里我不禁感慨,这不就是我... ...[详细]
-
最近在BlockMedia的专访中,我注意到波场TRON创始人孙宇晨分享了一些令人振奋的数字。说实话,作为一个长期关注加密货币发展的观察者,这些数据确实让我眼前一亮。稳定币:波场网络的杀手锏孙宇晨毫不掩饰地指出,稳定币就是波场网络现阶段最大的王牌。想想也是,在加密货币这个起伏不定的市场里,稳定币就像是暴风雨中的灯塔。而波场版的稳定币简直是"劳模"级别,每天处理120亿美元的交易量,这个数字还在不断... ...[详细]
-
段永平在《投资问答录》里那句"能从他人经历中学习的人都是人才",我越想越觉得有道理。说实话,我们大多数人可能都算不上什么投资天才,但至少可以当个好学生——把历史这本活教材读透。以前我总爱跟朋友们推荐《大空头》这部电影,它把2008年金融危机拍得入木三分。不过说实话,对很多年轻投资者来说,那场危机就像教科书里的案例,总觉得隔着一层纱。但眼下正在发生的中国房地产危机就完全不同了,这可是我们每个人都身处... ...[详细]
-
深度解密Neutron:币安重金押注的跨链新星究竟有何魅力?
10月10日这一天,币安突然扔下了一颗重磅炸弹——宣布上线Neutron代币NTRN的交易。有意思的是,就在4个月前,也就是今年6月,币安旗下风投Binance Labs才刚刚领投了Neutron 1000万美元的融资。说实话,看到这条消息的时候,我第一反应是:这个让币安如此看好的项目,到底有什么独到之处?Cosmos生态的安全革命Neutron本质上是一个基于Cosmos生态的跨链智能合约平台。...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