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局赛道加密基建用落消费狂潮X的到应地从风投
记得有投资人曾无奈地吐槽:"现在加密领域到处都是空荡荡的基础设施,就像一座座鬼城,却没人愿意好好做个能用的应用。"这话说得挺扎心,但现实是,资本仍在疯狂涌入各种底层技术建设。作为深耕行业多年的观察者,我理解这种矛盾——没有好的基础设施,应用无从谈起;但只有基础设施,这个行业永远走不出小众圈子。
最近,知名加密风投1KX合伙人Peter在TechFlow的专访中透露了他们的新思路:与其继续跟风投资L1/L2,不如押注能带来真实经济价值的消费级应用和虚拟世界。这种转向让我眼前一亮,因为从业这么多年,我太清楚行业需要什么了——是时候让区块链技术真正走进普通人的生活了。
从基建到应用:1KX的战略转型
两年前1KX就开始悄悄布局消费赛道,这在当时算是相当超前的决策。虽然他们依然保留着基础设施投资的基本盘,但明显感觉到了市场的变化——技术栈日趋成熟,通向大众市场的产品路径也越发清晰。截至目前,他们已经在6大消费领域完成了30多项投资,其中13个是领投。
看着他们的投资版图,我特别注意到几个有意思的案例:比如在创作者经济领域,他们投资了帮助音乐人直接变现的Sound平台;在游戏领域,则看好那些以数字收藏为核心玩法的新型社交游戏。
重点关注三大方向
1. 社交空间的革命
随着链上内容和创作者爆炸式增长,我发现一个问题:用户需要一个"会客厅"来发现和消费这些内容。1KX的投资逻辑很接地气——他们看好能根据用户钱包资产或社交关系推荐精准内容的智能feed流。这让我想起传统社交平台的推荐算法,但区块链让这种推荐更有价值、更透明。
2. 创作者经济的2.0版本
作为一个经常和创作者打交道的从业者,我深知NFT给内容产业带来的变革。1KX投资的SuperRare和Artblocks等项目印证了这一点——他们不仅解决了创作者的变现难题,更重要的是建立了持久的社区连接。我特别认同他们对"动态NFT"的期待,这种能让资产持续增值的技术,可能会彻底改变数字内容的消费模式。
3. 虚拟世界的无限可能
说到元宇宙,很多人可能已经审美疲劳了。但1KX看中的是那些真正打破技术壁垒的项目——比如允许创作者轻松构建3D世界的工具平台。我见过太多打着元宇宙旗号的"数字房地产"项目,它们最大的问题就是设置了过高的参与门槛。相比之下,1KX更青睐那些能降低创作难度、让普通人也能参与的建设性方案。
展望未来:消费赛道的春天
在和多位创业者交流后,我越来越确信:加密技术要真正破圈,必须回归到最本质的用户需求上来。1KX押注的消费应用赛道,恰恰抓住了这个关键点。无论是让社交更有价值的内容推荐,还是让创作更有尊严的变现方式,亦或是让虚拟体验更丰富的3D世界,都在解决真实存在的用户痛点。
作为一个见证过多次行业周期的"老人",我不得不说,这次1KX的战略转向让我看到了久违的兴奋感。毕竟,只有当区块链技术真正服务普通消费者时,这个行业才算真正成熟。而现在的种种迹象表明,我们可能正站在这个转折点上。
(责任编辑:报告)
-
8月的加密货币市场就像过山车一样刺激。比特币好不容易从低谷中爬出来,眼看要突破关键阻力位,却遭遇了意料之外的"急刹车"。作为一名长期观察市场的分析师,我发现这次回调背后藏着不少有意思的信号。老韭菜们开始收割了最让我惊讶的是那些"老韭菜"们的动作。这些持币超过155天的长期投资者,以往都是最坚定的持有者,但最近他们突然开始大规模套现。这让我想起2017年底的那波牛市末期,当时也是老玩家们最先嗅到危险... ...[详细]
-
说实话,在这个到处都在谈区块链和数字资产的时代,突然看到一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站出来对加密立法发出警告,着实让我惊出一身冷汗。Simon Johnson可不是什么哗众取宠的学者,这位前IMF首席经济学家刚刚在2024年摘得诺奖,他的警告分量之重,连我这个在金融圈混了十几年的老油条都得竖起耳朵仔细听。危险的立法游戏Johnson最近在Project Syndicate上发表的那篇文章《加密危机即将到... ...[详细]
-
最近在社交媒体上看到两件很有意思的事,让我对投资这件事有了更深的理解。一件是巴菲特老爷子又在媒体上痛批比特币是"老鼠药",另一件是投资大咖段永平被网友调侃"看走眼"某家公司时的回应。这两件事看似不相关,放在一起品却特别有味道。段永平的回答特别实在:"我看走眼的公司多了去了,关键是你看对的公司有没有下重注。"这话简直是对巴菲特投资哲学的完美诠释。说实话,我以前也经常嘲讽巴菲特对比特币的看法太过保守,... ...[详细]
-
8月7日市场前瞻:降息预期下,以太坊4000美元梦还有多远?
说实话,在这个市场摸爬滚打8年了,什么样的风浪没见过?从94事件到无数次牛熊转换,当初那个只会傻傻跟风的新韭菜,现在也总算摸索出了一套适合自己的交易策略。昨天市场被关税消息搞得人心惶惶,以太坊几次试探3550美元支撑位的时候,我看到不少人在群里哀嚎。但我6号的日报里就提醒过大家:别慌!回调就是机会!降息预期马上就要来了,8月中下旬行情肯定不错。现在回过头看,那些听进去的朋友应该都在偷着乐吧?今天消... ...[详细]
-
看着莱特币最近的价格走势,我不禁想起小时候看过的拔河比赛——多头和空头就像两支队伍你来我往,目前看来空头略占上风。上周那波从57美元支撑位的反弹确实漂亮,但65美元区域就像一道无形的墙,把买盘的热情挡在了门外。8月2日对莱特币来说是个大日子,第三次减半如约而至。当时我正在喝早咖啡,看着矿工们的奖励从12.5个LTC直接腰斩到6.25个,这场景让我想起了第一次减半时市场的疯狂。作为2011年就诞生的... ...[详细]
-
昨晚睡前刷新闻时看到川普又要搞事情了,这次把关税大棒挥向了药品和芯片行业,最高税率居然能达到惊人的250%。这消息一出,我的第一反应就是:完了,今天的币圈又要遭殃了。果不其然,今早起床一看,整个市场一片哀鸿遍野。比特币像断了线的风筝一样直线下坠,一度跌穿11.2万美元关口。以太坊也没能幸免,最低跌到了3550美元附近。更惨的是那些山寨币,简直就是"团灭"现场——比特币跌1%,它们能跌10%。说实话... ...[详细]
-
在这个行业摸爬滚打十几年,我见过太多金融科技公司在合规问题上栽跟头。最讽刺的是,他们往往不是栽在"不重视合规"上,而是栽在"太重视表面合规"上。合规的两副面孔记得刚入行时,我的老板说过一句让我印象深刻的话:"合规就像西装,有人穿着它是为了谈生意,有人穿着它只是为了拍张照。"这句话道破了金融圈合规的真相。真实的合规是动态的、有血有肉的。它需要团队每天盯着数据,像猎犬一样嗅探异常,像医生一样诊断风险。... ...[详细]
-
记得去年夏天Figma申请IPO时,我在咖啡厅刷到这条新闻,差点被呛到。不是因为这家设计工具巨头终于要上市了,而是他们在招股书里藏了个"彩蛋"——计划发行基于区块链的股权代币。这不就像是把华尔街的西装革履和硅谷的格子衬衫强行拼在一起吗?但正是这种看似不协调的组合,正在重塑我们熟悉的资本市场。华尔街的"链改"实验说实话,我第一次看到"代币化股票"这个概念时,还以为是某种新型骗局。直到我的投资经理朋友... ...[详细]
-
AR行业即将迎来iPhone时刻?与返景星达CEO李强的深度对话
说实话,作为一个科技爱好者,每次看到AR眼镜的消息我都特别兴奋。记得2016年Pokemon GO风靡全球时,我就隐约感觉到,这玩意儿迟早要改变我们的生活。最近有幸采访了返景星达的CEO李强,这位在AR行业摸爬滚打近十年的老兵,给了我很多启发。从VR的血泪史看AR的未来李总的办公室摆满了各种AR/VR设备,我一眼就认出了初代Oculus Rift。"现在看这个大家伙就像看大哥大一样,"李总笑着说,... ...[详细]
-
各位币圈老铁们,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每当行情冲高后,总会有那么一波回调,就像跳高运动员起跳前都要先下蹲蓄力一样。今晚的市场走势,我觉得这个规律又要应验了。以太坊(ETH):回调蓄势待发ETH这波从4200下方一路爬到4300上方,说实话走得相当漂亮。不过就像我说的,跳高前总得做个深蹲。我观察4270这个位置支撑很强,胆子大的朋友可以在这里小试牛刀。要是实在不放心,等回调到4240再... ...[详细]